一个多月终于断断续续搞完了第二本书里的内容。和前面两篇文章一样,这篇也会写一些我个人花了较长时间才搞懂的部分,以及一些我在原书基础上加的新功能。
对于原书就有的功能,会直接使用书上的代码,如果是我新加进去的功能,会使用自己的代码。因为我的代码在原书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即使是原来就有的功能),所以只看一段代码可能不太明白,这里可以参考我的 GitHub 仓库: https://github.com/ttzytt/RTOW
bvh_node
这部分主要是一些小细节我当时没太理解。首先是
1 2 3 4 bvh_node::bvh_node ( std::vector<shared_ptr<hittable>>& src_objects, size_t start, size_t end, double time0, double time1 )
首先是这个构造函数的范围问题。每颗子树是不负责 end
位置的 hittable
的。也就是这个构造函数负责的是 [start, end)
这样的一个区间。
这也解释了代码中 sort
的用法:
1 std::sort (objects.begin () + start, objects.begin () + end, comparator);
std::sort()
会排序的其实是 [)
这样的一个区间(我之前居然没注意到这个 )。所以这里的 objects.begin() + end
其实没有包括 end
。
在排序 vector
等容器时,使用的方法是 sort(vec.begin(), vec.end())
乍一看没有把 .end()
位置的元素包含进去,但其实 .end()
指向的是一个空的,或者说是最后一个元素更后面的位置(这我之前也没注意到 ),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把整个 vector
都排一遍序。
球面纹理坐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sphere : public hittable { ... private : static void get_sphere_uv (const point3& p, double & u, double & v) { auto theta = acos (-p.y ()); auto phi = atan2 (-p.z (), p.x ()) + pi; u = phi / (2 *pi); v = theta / pi; } };
这里使用了一个 atan2
的函数,而不是普通的 atan
函数。我们知道 tan
这个三角函数会返回圆对应角度的切线的斜率。那 atan
就是返回某个斜率的对应角度。但是我们在求纹理坐标时实际上希望从圆上的某个坐标得到对应的角度,当然可以直接使用 atan(y/x)
来先求斜率再求角度。
但问题就出在描述圆的是一个方程而不是函数,一个 x 坐标可能对应多个 y 坐标。那么一个斜率就可能对应多个角度。具体来说,虽然 ( x , y ) (x, y) ( x , y ) 和 ( − x , − y ) (-x, -y) ( − x , − y ) 对应的角度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斜率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使用 atan
的话还需要自己再判断一遍坐标的符号,而 atan2
相当于做了这个工作。
棋盘格纹理
书中的实现
1 2 3 4 5 6 7 virtual color value (double u, double v, const point3& p) const override { auto sines = sin (10 *p.x ())*sin (10 *p.y ())*sin (10 *p.z ()); if (sines < 0 ) return odd->value (u, v, p); else return even->value (u, v, p); }
这段代码把三个份量上的值加上 π \pi π 乘了起来,如果结果是正数就返回一种颜色,反之返回另一种。乍一看可能不太好理解,如果先画一个二维的版本就好很多了:
加入另一个轴后,因为 sin ( ) \sin() sin ( ) 的符号周期性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不同的层,每层之间的颜色会翻转一下,而单层内的话因为符号没变所以可以直接当成上面二维的版本:
不过说实话我认为周期性的函数也不止三角函数这一种。书中这么写只是为了获得正负号,而不是具体的值,使用 sin \sin sin 属实是有点浪费计算资源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让 x x x 模 100 100 100 ,如果结果小于 50 50 50 就返回正数,反之亦然。要简洁一点的话写成下面这样也可以:
y = mod ( x , 100 ) − 50 y=\operatorname{mod}\left(x,100\right)-50
y = mod ( x , 100 ) − 50
仅在表面的棋盘格
不难发现书中的棋盘格是基于点在空间中的绝对坐标的。所以才会出现上图那样的分层。既然我们已经可以计算球面的纹理坐标了(其他 hittable
的纹理坐标在书中也有讲,比如长方形片),其实可以做一个基于物体表面的棋盘格纹理,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surface_checker : public texture { public : using text_array = std::vector<std::shared_ptr<texture>>; surface_checker () = default ; surface_checker (const text_array& _texts, const std::pair<f8, f8> _siz = {514 , 114 }) : texts (_texts), polar_azim_siz (_siz) {} virtual color value (f8 polar, f8 azim, const pt3& p) const override { int x_idx = (i8)(azim * polar_azim_siz.first); int y_idx = (i8)(polar * polar_azim_siz.second / 2.0 ); return texts[(x_idx + y_idx) % texts.size ()]->value (polar, azim, p); } text_array texts; std::pair<f8, f8> polar_azim_siz; };
这里的 text_array
允许了棋盘中有多于两种颜色,而 (azim * polar_azim_siz.first)
会把原本 [ 0 , 1 ] [0, 1] [ 0 , 1 ] 的纹理坐标范围放大到 polar_azim_siz.first
,确保球上有 polar_azim_siz
的颜色变化。最后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生成该场景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scene surf_check_sc () { hittable_list world; auto checker1 = make_shared <surface_checker>( surface_checker::text_array{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2 , 0.3 , 0.1 )),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9 , 0.9 , 0.9 )),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3 , 0.2 , 0.15 )),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15 , 0.3 , 0.9 ))}, std::pair<f8, f8>{60 , 60 }); auto checker2 = make_shared <surface_checker>( surface_checker::text_array{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2 , 0.3 , 0.1 )), make_shared <fixed_color>(color (0.9 , 0.9 , 0.9 )), }, std::pair<f8, f8>{30 , 30 }); world.add (make_shared <sphere>(pt3 (0 , -10 , 0 ), 10 , make_shared <lambertian>(checker1))); world.add (make_shared <sphere>(pt3 (0 , 10 , 0 ), 10 , make_shared <lambertian>(checker2))); f8 asp_ratio = 1.0 ; vec3 lookfrom = pt3 (13 , 2 , 3 ) * 2 ; vec3 lookat = pt3 (0 , 0 , 0 ); f8 vfov = 40.0 ; auto dist_to_focus = 10.0 ; auto aperture = 0 ; vec3 vup (0 , 1 , 0 ) ; auto cam_ptr = make_shared <camera>(lookfrom, lookat, vup, vfov, asp_ratio, aperture, dist_to_focus, aperture, 1.0 ); return scene (make_shared <bvh_node>(world), blue_sky_back_ptr, cam_ptr); }
柏林噪声
柏林噪声是书中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点,不过柏林噪声是基于普通的值噪声的。值噪声其实就是在空间中的整数坐标上随机的生成一些随机数,再利用这些整数的坐标来给别的坐标线性插值(线性插值不懂的可以见这个链接 ,个人认为讲的很清楚)。
大概就是下面这样的[1] :
垂直和平行线交错(整数坐标)的点会随机的生成一个随机数,而图中的 p 点会基于周围四个关键点(也就是坐标为整数的点,这些点会产生随机数)做线性插值,最终 p 点的值取决于离周围四个关键点的距离和周围四个关键点的随机值。
下面就是一个二维值噪声的例子:
生成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from math import *XLEN = 25 YLEN = 25 DIFF = 0.05 ptsx = np.arange(0 , XLEN, DIFF) ptsy = np.arange(0 , YLEN, DIFF) xs, ys = np.meshgrid(ptsx, ptsy) z_orig = np.random.random((XLEN + 1 , YLEN + 1 )) z_interped = np.zeros((round ((XLEN) / DIFF), round (YLEN / DIFF))) def lerp (a, b, t ): return a + t * (b - a) def lerp2 (ld, rd, lu, ru, tx, ty ): upmid = lerp(lu, ru, tx) dnmid = lerp(ld, rd, tx) return lerp(dnmid, upmid, ty) for i in range (XLEN): for si in range (round (1 / DIFF)): for j in range (YLEN): for sj in range (round (1 / DIFF)): z_interped[i * round (1 / DIFF) + si][j * round (1 / DIFF) + sj] = lerp2( z_orig[i][j], z_orig[i + 1 ][j], z_orig[i][j + 1 ], z_orig[i + 1 ][j + 1 ], DIFF * si, DIFF * sj) plt.imshow(z_interped, cmap=plt.cm.gray) plt.savefig("./2d.png" , dpi = 150 , format = 'png' ) plt.show()
很容易看出这种噪声不自然,你甚至可以从图中隐约的看出坐标轴。。。虽然整张图看起来比较随机,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整张图都是由很多小的 “方形色块” 拼凑而成的。
这是因为每个关键点对于各个方向的影响是相同的,而线性插值会让这个影响变成类似菱形的形状。下图中中间的点就是一个关键点,这个点随机出来的值比较低,所以是黑色的,可以看出这个黑色向周围发散的形状是菱形。
要改变这种情况也很简单,让某个关键点对周围的影响在不同的方向上不同。既然需要表示方向,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到向量。
现在我们在每个关键点上产生一些随机的单位向量,记为 g i ⃗ \vec{g_i} g i (关键点 i i i 上生成的随机向量)像下面这样[2] :
现在如何使用这些随机向量来达成不同方向影响就成了一个问题。一个比较自然的想法是考虑某个点相对于关键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这个距离向量标记为 d i ⃗ \vec{d_i} d i (对于关键点 i i i 的距离),像下图这样[2] :
如果 d i ⃗ \vec{d_i} d i 和 g i ⃗ \vec{g_i} g i 的方向相近,我们就可以让这个点更亮,相反,如果 d i ⃗ \vec{d_i} d i 和 g i ⃗ \vec{g_i} g i 的方向相反,那么这个点的颜色应该偏暗。
这样的效果可以通过点积来达到,其实就是把 d i ⃗ \vec{d_i} d i 投影到 g i ⃗ \vec{g_i} g i 后的长度。结果方向相反是负数,相同是正数,垂直的话是零。
我们把这个点乘记录下来:
v i ⃗ = d i ⃗ ⋅ g i ⃗ \vec{v_i} = \vec{d_i} \cdot \vec{g_i}
v i = d i ⋅ g i
接下来就可以用值噪声的方式对周围四个点做线性插值了。或者说我们把 v i ⃗ \vec{v_i} v i 当作了原来值噪声中关键点上的值。而现在这个值对于每个位置来说会变化。
下面这张图展示了柏林噪声的效果,其中不同的箭头代表不同的 g i ⃗ \vec{g_i} g i ,越蓝值越小,越黄值越大 [2] :
注意看图中的三个框。
红框中大部分是黄色的,因为这部分点的距离向量和关键点的随机向量有相似的方向。
黄框中大部分是蓝色的,因为其左下角关键点随机向量的尾部指向了这片区域,也就是这片区域的距离向量和关键点随机向量相反。
绿框中的大部分是黄色的,虽然这片区域是左边关键点随机向量的反方向,但因为线性插值的存在,并且这片区域离右边的随机向量更近,其受到右边随机向量的影响更大。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柏林噪声的生成的噪声并没有值噪声的方块感。
湍流(turbulence)
观察下面实现湍流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ouble turb (const point3& p, int depth=7 ) const { auto accum = 0.0 ; auto temp_p = p; auto weight = 1.0 ; for (int i = 0 ; i < depth; i++) { accum += weight*noise (temp_p); weight *= 0.5 ; temp_p *= 2 ; } return fabs (accum); }
其中 turb
这个函数自身比较好理解,就是把很多频率的柏林噪声以一定的权重叠加在一起。最后的 fabs
看起来是为了让返回值符合 [ 0 , 1 ] [0, 1] [ 0 , 1 ] 的范围,实际上还有别的目的。比如如果我们把最后一行换成 return (accum + 1) * 0.5
,虽然让返回值符合了范围,但是看起来的效果却和原写法非常不同。
下图是中的蓝线是 y = sin x y = \sin x y = sin x 的函数图像,红线是 y = ∣ sin x ∣ y = |\sin x| y = ∣ sin x ∣ 的函数图像,而绿线是 y = ( sin ( x ) + 1 ) × 0.5 y = \left(\sin\left(x\right)+1\right)\times 0.5 y = ( sin ( x ) + 1 ) × 0.5 :
如果采用绿线的修正方法,原来暗的地方修正过后还是暗,反之亦然。如果采用红线的修正方式,则只有原本亮度中等或者说明暗过度的地方会变暗,不管是暗部还是亮部在修正过后都会变亮。对比书中两种材质的一个特征区域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红色修正方式的特点:
左图的黑边像是给右图的黑色区域描了一个边,符合刚刚只有过渡部分会变暗的预测。
一些疑问
代码中的 noise(p)
返回的最大值是 1,而 weight
最开始的值也是 1。这样的话 abs(accum)
是有可能大于 1 的。这显然是没道理的,因为不可能光线打到某个物体后还变亮(除光源)了。我之前给这个博客 的博主发过这个问题有关的邮件,不过他表示他也不知道,可能只是概率问题使得大于 1 的值很少见。
随后我又查看了 Ken Perlin 1985 年在 SIGGRAPH 上的论文[3] ,其中并没有很严格的描述,也没有实际的代码,不过基本的思路是清楚的。令我奇怪的一个点是整篇文章没有说新的噪声算法是用于改进值噪声的,主要关注的是柏林噪声的效果不受各种空间变换的影响(难道说他为了发明一个和空间变换无关的噪声算法,顺便把值噪声改进了,这也太离谱了):
Noise()
In order to get the most out of the PSE and the solid texture approach we have provided some primitive stochastic functions with which to bootstrap visual complexity. We now introduce the most fundamental of these. Noise()
is a scalar valued function which takes a three dimensional vector as its argument. It has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
Statistical invariance under rotation (no matter how we rotate its domain, it has the same statistical character)
A narrow bandpass limit in frequency (its has no visible features larger or smaller than within a certain narrow size range)
Appendix. Turbulence
A suitable procedure for the simulation of turbulence using the Noise() signal is :
1 2 3 4 5 6 7 function turbulence(p) t = 0 scale = 1 while (scale > pixelsize) t += abs(Noise(p / scale) * scale) scale /= 2 return t
扰动的伪代码和书中的基本没有区别,但是对于 Noise()
函数 Perlin 只说了其接收一个点的位置,返回一个标量,没有标量的范围,所以还是比较令人疑惑的。
但是下文的一句话还是令人感觉他是想返回一个 [ 0 , 1 ] [0, 1] [ 0 , 1 ] 范围内的值的(他提过使用的颜色是 [ 1 , 1 , 1 ] [1, 1, 1] [ 1 , 1 , 1 ] 这样的):
By evaluating Noise() at visible surface points of simulated objects we may create a simple “random” surface texture (figure Spotted.Donut) :
color = white * Noise(point)
这个问题实在是困扰了我比较久,如果你知道正确的解释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过一段时间也准备去 stackoverflow 提个问,如果有结果我会更新这篇博客。
实例变换
旋转矩阵
公式推导
最初看到书中下面几个公式的时候我是比较懵逼的:
x ′ = cos ( θ ) − sin ( θ ) ⋅ y y ′ = sin ( θ ) + cos ( θ ) ⋅ y x^\prime = \cos(\theta) - \sin(\theta) \cdot y \\
y^\prime = \sin(\theta) + \cos(\theta) \cdot y
x ′ = cos ( θ ) − sin ( θ ) ⋅ y y ′ = sin ( θ ) + cos ( θ ) ⋅ y
上网找了一圈后发现其实是旋转矩阵,公式的推导如下(前面这个公式是绕 z 轴旋转的,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二维平面上的旋转矩阵)[4] :
我们先把 x x x 和 y y y 用极坐标的方式表示出来:
x = r cos ϕ y = r sin ϕ x = r\cos\phi \\
y = r\sin\phi
x = r cos ϕ y = r sin ϕ
在原来的角度上加上 θ \theta θ :
x ′ = r cos ( ϕ + θ ) y ′ = r sin ( ϕ + θ ) x^\prime = r\cos(\phi + \theta) \\
y^\prime = r\sin(\phi + \theta)
x ′ = r cos ( ϕ + θ ) y ′ = r sin ( ϕ + θ )
使用如下两个两角和差公式:
cos ( ϕ + θ ) = cos ϕ cos θ − sin ϕ sin θ sin ( ϕ + θ ) = sin ϕ cos θ + cos ϕ sin θ \cos(\phi + \theta) = \cos\phi\cos\theta - \sin\phi\sin\theta \\
\sin(\phi + \theta) = \sin\phi\cos\theta + \cos\phi\sin\theta
cos ( ϕ + θ ) = cos ϕ cos θ − sin ϕ sin θ sin ( ϕ + θ ) = sin ϕ cos θ + cos ϕ sin θ
带入 ( x ′ , y ′ ) (x^\prime, y^\prime) ( x ′ , y ′ ) 的极坐标形式得:
x ′ = r ( cos ϕ cos θ − sin ϕ sin θ ) x ′ = ( r cos ϕ ) cos θ − ( r sin ϕ ) sin θ x ′ = x cos θ − y sin θ \begin{align*}
x^\prime &= r(\cos\phi\cos\theta - \sin\phi\sin\theta) \\
x^\prime &= (r\cos\phi)\cos\theta - (r\sin\phi)\sin\theta \\
x^\prime &= x\cos\theta - y\sin\theta
\end{align*}
x ′ x ′ x ′ = r ( cos ϕ cos θ − sin ϕ sin θ ) = ( r cos ϕ ) cos θ − ( r sin ϕ ) sin θ = x cos θ − y sin θ
y ′ = r ( sin ϕ cos θ + cos ϕ sin θ ) y ′ = r ( sin ϕ ) cos θ + r ( cos ϕ ) sin θ y ′ = y cos θ + x sin θ = x sin θ + y cos θ \begin{align*}
y^\prime &= r(\sin\phi\cos\theta + \cos\phi\sin\theta) \\
y^\prime &= r(\sin\phi)\cos\theta + r(\cos\phi)\sin\theta \\
y^\prime &= y\cos\theta + x\sin\theta \\
&= x\sin\theta + y\cos\theta
\end{align*}
y ′ y ′ y ′ = r ( sin ϕ cos θ + cos ϕ sin θ ) = r ( sin ϕ ) cos θ + r ( cos ϕ ) sin θ = y cos θ + x sin θ = x sin θ + y cos θ
一些解释
绕 x x x 轴的旋转基本和这个没区别,但是绕 y y y 轴的比较令人疑惑了。
其他两个轴的旋转都是 cos − sin \cos - \sin cos − sin ,sin + cos \sin + \cos sin + cos 这种形式,唯独到了绕 y y y 轴这里变成了 cos + sin \cos + \sin cos + sin 和 − sin + cos -\sin + \cos − sin + cos 这种形式。
因为绕 y y y 旋转中 sin \sin sin 的符号变了,所以很明显我们实际上旋转的不是 θ \theta θ 而是 − θ -\theta − θ 。这是因为我们希望的旋转方向和右手坐标系中的旋转方向是“不同的”。
这么说很模糊,可以先一步一步来,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旋转方向是怎么样的:
1 2 3 4 5 6 7 8 9 y+ | | | x- ------- z --------- x+ | | | y-
这是一个右手坐标系下我们从 z z z 轴方向观察的示意图,注意 z z z 轴的正方向是朝着观察者的。很明显,如果我说想要绕着 z z z 轴旋转 9 0 ∘ 90^\circ 9 0 ∘ ,希望的就是把某个东西从 x x x 的正方向转到 y y y 的正方向。又或者是 y + → x − y+ \to x- y + → x − ,x − → y − x- \to y- x − → y − ,y − → x + y- \to x+ y − → x + ,总之就是逆时针旋转的。
再考虑绕 x x x 轴的旋转:
1 2 3 4 5 6 7 8 9 y+ | | | z+ ------- x --------- z- | | | y-
同样,x x x 轴朝着观察者的方向,也是逆时针旋转,从 y + y+ y + 转到 z + z+ z + 。
现在我们再把公式加进来看一看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也就是从 y + y+ y + 到 z + z+ z + 。
假设当前 ( x , y , z ) = ( 0 , 1 , 0 ) (x, y, z) = (0, 1, 0) ( x , y , z ) = ( 0 , 1 , 0 ) (即在 y + y+ y + 上),旋转 9 0 ∘ 90^\circ 9 0 ∘ 后 ( x ′ , y ′ , z ′ ) (x^\prime, y^\prime, z^\prime) ( x ′ , y ′ , z ′ ) 就应该是在 z + z+ z + 上,即 ( 0 , 0 , 1 ) (0, 0, 1) ( 0 , 0 , 1 )
我们先考虑 y ′ y^\prime y ′ 的公式
y ′ = cos θ ⋅ y − sin θ ⋅ z = cos ( 90 ) ⋅ 1 − sin ( 90 ) ⋅ 0 = 0 − 0 = 0 \begin{align*}
y^\prime &= \cos \theta \cdot y - \sin\theta \cdot z \\
&= \cos(90) \cdot 1 - \sin(90) \cdot 0 \\
&= 0 - 0 = 0
\end{align*}
y ′ = cos θ ⋅ y − sin θ ⋅ z = cos ( 90 ) ⋅ 1 − sin ( 90 ) ⋅ 0 = 0 − 0 = 0
其次是 z ′ z^\prime z ′ :
z ′ = sin θ ⋅ x + cos θ ⋅ z = sin ( 90 ) ⋅ 1 + cos ( 90 ) ⋅ z = 1 + 0 = 1 \begin{align*}
z^\prime &= \sin \theta \cdot x + \cos \theta \cdot z \\
&= \sin(90) \cdot 1 + \cos(90) \cdot z \\
&= 1 + 0 = 1
\end{align*}
z ′ = sin θ ⋅ x + cos θ ⋅ z = sin ( 90 ) ⋅ 1 + cos ( 90 ) ⋅ z = 1 + 0 = 1
看起来没问题
现在考虑绕 y y y 轴的旋转:
1 2 3 4 5 6 7 8 9 z- | | | x- ------- y --------- x+ | | | z+
我们会发现如果还是逆时针旋转 9 0 ∘ 90^\circ 9 0 ∘ 并且起点在 x + x+ x + 上的话,那应该转到 z − z- z − 上,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还使用和其他两个轴的公式,就会转到 z + z+ z + 上,如下:
z ′ = sin θ ⋅ x + cos θ ⋅ z = cos ( 90 ) ⋅ 0 − sin ( 90 ) ⋅ − 1 = 0 − ( 1 ⋅ − 1 ) = 1 \begin{align*}
z^\prime &= \sin \theta \cdot x + \cos \theta \cdot z \\
&= \cos(90) \cdot 0 - \sin(90) \cdot -1 \\
&= 0 - (1 \cdot -1) = 1
\end{align*}
z ′ = sin θ ⋅ x + cos θ ⋅ z = cos ( 90 ) ⋅ 0 − sin ( 90 ) ⋅ − 1 = 0 − ( 1 ⋅ − 1 ) = 1
果然,把公式中 sin \sin sin 的符号改变一下,就能解决问题了。
那绕 y y y 旋转有什么特殊的呢?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于另外两个轴的旋转,如果旋转角度方向是逆时针,并且是从编号小的轴转到编号大的轴(如 x → y , y → z x \to y,\ y \to z x → y , y → z ),那么这两个轴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x + → y + , x − → y − x+ \to y+,\ x- \to y- x + → y + , x − → y − )。
对于绕 y y y 轴的旋转,如果逆时针从小编号轴转到大编号轴,那这两个轴的方向是不同的 (x + → z − , x − → z + x+ \to z-,\ x- \to z+ x + → z − , x − → z + )。
毕竟三角函数一开始就是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xy 平面)设计的,现在应用到了一个符号不一样的平面,肯定得做些调整。
现在你可能会想,如果换成左手坐标系了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也不对,因为绕 y y y 轴的变换确实不用换 sin \sin sin 的符号,但是绕 z z z 轴的就需要了(换了 z z z 轴的方向,相当于从反方向看刚刚的 xy 平面,那么逆时针从 x x x 转到 y y y 就变成 − x → + y -x \to +y − x → + y 或是 + x → − y +x \to -y + x → − y 了)。
实现中的一些小问题
待更新
体积雾
待更新
多线程
待更新